电话:13312202972
关闭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职场资讯 > 面试宝典

面试技巧:面试实战中的言语技巧

来源:贵阳人才网 时间:2016-06-03 作者:gyrcwadv 浏览量:

言语表达能力也是面试的重要测评要素,面试中语言技巧使用的优劣,直接反映了考生的知识和修养。良好的语言表达技巧,会推动面试的顺利进行,协调考生与考官的沟通,使考官能够全面了解考生的能力和素质。把握言语中六点技巧,就能够突破语言难关贵阳人才网指出。

一、“我”字的使用

1. 减少“我”字的使用频率;

2. 尽量变单数的“我”为复数的“我们”;

3. 用较有弹性的“我觉得”“我想”来代替强调意味很浓的“我认为”、“我建议”等词语,以起到缓冲作用;

4. 使用“我们”的替代语,如“大家” 等,以转移“我们”的语义积累作用;

5. 对“我”字作修饰和限定,如,“我的拙见”“我个人的看法”等;

6. 在符合语法的情况下省略主语“我”,如将“我认为这是一次成功的运作”省略主语变为“这是一次成功的运作”。

总之,除了在明确主体、承担责任的语义环境下,应慎用和巧用“我”字。

二、发表意见的技巧

为了争取考官的认可,考生除了要具备真才实学能够发表真知灼见,也要掌握表达自己观点的艺术,以此来促进考官对自己观点的理解和接受。

1. 考官提问时请考生注意听,抓住考官提问的要点,同时合理组织自己的语言,考官未说完,绝不能打断其话头,静待考官说完后再从容不迫地发言。

2. 保持与考官的及时沟通。

3. 不要固执己见,应该允许考官提出相反意见,并且虚心倾听,真诚请教。

4. 当问题属于中性或不易引起争论时,可直接坦率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5. 当自己的观点不易被接受时,可以使用“层层递推法”和“反证法”。

三、怎样做恰当的解释

在面试中解释是常用的表达方式。解释的目的是将考官不明白或不了解的事实、观点说清楚,或者是阐释某件事的原因,还或者是将考官的误解及时澄清。

“解释”本身并不难,要使自己的解释达到预期效果,这就需要一定的原则和技巧了。

1. 解释的态度应端正

考生在做解释时,不能因为考官要求你解释的问题太简单而表现得不耐烦或自傲。考官要求考生解释某一问题,往往考察的就是考生会不会解释。考生在做解释时必须态度诚挚,用富有情感的语言来说明问题。

2. 应适时收尾

当解释实在难以奏效时,考生不必着急,“话不投机半句多”。如果考官已经做了某个判断,考生往往很难改变他的观点,这时转移话题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3. 有理有据

解释其实就是阐明考生的论点和论据。在你确凿的证据和一定的逻辑推理的支持下,考官将很容易接受考生的解释。

4. 实事求是

解释时若真实情况难以直言,请考生不要寻找借口,强词夺理,更不能巧言令色,凭空编造。该解释的,就讲明客观原因,表明自己态度;不该解释的,不要乱加说明。

考生若有不便直说的或考生不愿在考场表露的,可以如实向考官说明并请求他们的谅解。

5. 承担责任

当考生被要求解释自己过去工作中的失误或某些不足时,若仅仅说明事情的经过而回避自己的责任,就不明智了。在自己承担责任时,要就事论事,将责任严格限定于所解释的事情上,不要随意扩大。

6. 间接解释

即以第三者的角度去解释,包括自己原单位领导、大学的老师、奖状证书等书面材料以及媒体资讯等等。引用第三者的身份进行解释将增强自己解释的客观性和说服力。

四、如何提升面试语言的逻辑性

考生的发言需简洁、精炼,谈吐流利、清楚,以中心内容为线索,展开发挥。考生不要东拉西扯,将主题漫无边际地外延。为了突出自己的中心论点,考生可采用结构化的语言。回答问题时,开宗明义,先做结论,然后再做叙述和论证,条理清晰地展开主要内容。当然也要避免议论冗长。

1. 避免表达含糊和有歧义

2. 指代清楚

口语不同于书面语,后者可以大量使用代词,而读者有足够的视觉空间容纳上下文,因此,代词使用得多没关系。而口语速度快,如果代词用的太多,考官难以根据上下文(根本无下文)来分清指代关系。尤其是“他”“她”“它”在口语中是分不清的,因此考生在考场上为了避免指代不清造成的误解,可以少用人称代词,能用姓名的地方尽量用姓名。

3. 情节叙述需提供确切信息

有些考生回答问题,不紧扣题意,泛泛而谈。

4. 避免使用语义含糊的词语或句式

5. 不要随意省略主语

日常生活中我们的口语可能很随便,经常在谈话的双方都明白时省略主语,但考场上既使双方都能理解的情况下,也最好不要随意省略主语,尤其是必须注意对考官的称呼不能省略。

6. 不用方言。

除非考官同意,否则考生在考场上尽量使用普通话。有些特殊的职位可能要求会某种方言则另当别论。

7. 可以在话题末尾做一个小结

对于一些时间、空间、逻辑结构不明显的叙述或较长的一段话,考生可以在结尾言简意赅地做一个小结,给考官一个清晰、完整的感觉。

8. 增强谈话的逻辑结构

考生可以多使用一些连接词,加强句与句之间的承上启下,并突出逻辑关系。

五、借“口”说话

面试时的很多问题是直接针对考生提的,需要考生正面做出回答。而其中的有些问题如果考生“借口说话”可能效果会更好。

借口说话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借的口”——选择的人或事物应该是考官能接受、能认可的。此外,考生还应尽量将这种方法表达得委婉含蓄一些。借口说话,既不能大张旗鼓、盛气凌人,又不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六、面试用语的“禁忌”

1. 自己和自己抢话也不让别人插话

2. 语言的反复追加

当考生说话时反复重复某一句话或经常补充前面的话,就会令考官烦躁了。

3. 确定性的两个极端

语义的确定性应适时而定。有些考生形成一种语言习惯,经常使用绝对肯定或很不确定的词语。

4. 语言呆板,重复使用某种句式或词语

5. 不要随便扩大指代范围

6. 去掉口头禅和伴随动作


“你还有什么想问的?“—面试官最想听到的回答

做面试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面试过形形色色的人,有菜鸟也有有工作经验的,面试中的问题因人而异,但是我在面试最后都会问应聘者同样一个问题,“我的问题问完了,你还有什么了解的,想问的”,这个问题看似漫不经心,其实还是有一些杀机的,应聘者在经历了我的一系列问题后,很少有人还能保持冷静的头脑,而我,在问这个问题的时候,对于这个人是否适合该岗位,也许心里已经有了确定的答案,也许有一些犹豫,所以面试者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很有可能成为你救命稻草,亦或者是...擦枪走火,射杀了自己。

那么现在,Are you ready?在面试结束后,你都问了哪些问题?而针对你的问题,面试官的心里又有哪些想法呢?

有些人在问完问题后会有让面试官觉得有潜在自私自利的风险,比如让面试官觉得你认为“工作只是工作,我拿到我的利益即可。“很多时候,当应聘者认为你可以进行权力反转的时候,会特别喜欢问一些和福利、制度、行程安排等相关的问题,问这些问题是有风险的,除非你特别优秀,否则很有可能让面试官认为你有自私自利的倾向。

相应问题:

(1)公司需要出差么?(这个要对应自己公司的情况了,有的公司需要长期出差,有的公司则不需要,这个完全可以如实应聘者,但是我觉得,问这个问题,也可以体现出应聘者的工作心态,所以回答之前,我一般都会反问,你想不想出差呢?你为什么想或者不想出差?)所以问这个问题前,建议应聘者一定要提前做了功课,这个公司的工作性质是什么样的?是否需要长期出差,否则这一个问题问下来,你可能就直接被pass了。

(2)公司需要加班么 ?

(3)周末能不能双休?

(4)公司有没有出差补贴?

等等,个人建议,问薪酬无可厚非,这能体现出你对自己的工作是有想法,有要求的,那些迷迷糊糊连工资是多少都不知道就来上班的人,也很容易让面试官质疑你的求职动机,但是具体的细节可以等面试官确定你可以入职后再详细询问,以上问题如果问的过多,会让面试官觉得你有利己倾向,你认为工作就是工作,你要追求享受,你要不加班,你要不出差,你要双休,同时你还想拿高工资,即使你没有这样的想法,也很容易导致面试的失败。

相反,那些更注重取得成果,能够帮助公司成长,并且对自己即将任职的公司和岗位有了解的人,更容易得到企业的认可和赞同,这样很容易给面试官留下完美的印象,给自己的面试来个完美收官,比较容易受欢迎的问题一般是这样的:

(1)公司可以给我安排什么样的培训?培训是怎么安排的?

(2)我了解到了公司的某些信息,我觉得公司产品是什么样的?我可以在这个岗位上可以做的工作

(3)【针对面试官】你能说一下你为什么选择在这家公司工作嘛?

(4)与你们的竞争对手相比,你们产品的竞争优势和劣势是什么?

等等,除了这些还有其它的好的问题,总之,各位面试者对于你心仪的一家公司的面试,再充分的准备也不为过!我曾经问过一个面试者这样的问题:”对于这场面试你都做了哪些准备?你从哪些渠道获取我们公司的信息?“回答不太尽人意,更甚至有一些应聘者连我们公司做什么都不知道,各位应聘者如果你都不珍惜自己的机会,那么面试官对你则更为挑剔,在面试前,你可以浏览公司的官网,可以用度娘,可以通过智联前程来搜索相关职位信息,同样也有微博,微信等渠道供你选择,比如我们公司,在微信上,有总部的公共号又有区域的公共号,如果但凡用点心,浏览这些文章后再来面试,并且给出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建议,都可以让你突出重围,获得面试的胜利。要知道在面试中,除了自身优秀的条件外,诚恳的态度,清晰的思路和对公司的热情都可以让你脱颖而出。

以上内容都是个人的建议和看法,开拓思路,欢迎大家来补充哦~~~


微信扫一扫分享资讯
相关推荐
暂无相关推荐
微信公众号
手机浏览

免责声明:本站信息均由求职者、招聘者自由发布,贵阳人才网管理系统不承担因内容的合法性及真实性所引起的一切争议和法律责任。 版权所有:江苏军华人力资源有限公司

地址:新都街道科教城智慧谷,南明区花果园中央商务区7号 人力资源服务许可证:320991000010 增值电信业务许可证:苏B2-20200522 EMAIL:苏ICP备17069333号-4

苏公网安备 32099502000132号

Powered by PHPYun.

用微信扫一扫